武汉“铁海”两个专门法院联手“打包”解决跨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02 10:26
□楚天都市报集木报记者 袁朝义 通讯员 张莉 张雪阳 集木报记者10月30日获悉,武汉铁路运输法院(以下简称“武铁法院”)和武汉海事法院近期以准确、高效的司法服务,密切协调配合,化解了“轨道”和“湖北水路”两起相关跨境运输纠纷案件。当发生跨境货物事故时,该公司向两个专门法院提起诉讼。武汉某国际物流公司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武汉某科技公司从事家居用品网上批发的技术贸易业务。 2024年12月,双方发生两起运输事故:一批海运发往美国的货物丢失,另一批从武汉发往欧洲的中欧班列延误。结果,武汉一家科技公司扣留了10万多元的运输代理费。双方经过多次谈判未能达成协议。根据管辖规定,武汉某国际物流公司因中欧铁路运输费用纠纷,向武汉铁路运输中院管辖的武汉铁路法院起诉武汉某科技公司;因运费纠纷,武汉某国际物流公司向武汉海事法院提起上诉。本案中,两起纠纷属于不同的运输领域,尤其是海运和铁路领域,管辖依据不同,但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当事人必须在短时间内同时向两个法院提起诉讼,这对他们的精力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我们试图通过信息共享、同步调解、联合调解等方式,实现纠纷‘一揽子’解决。武汉铁路法院法官在判决书中表示,法院立即联系双方当事人,调取了双方前期合作的货运合同、对账记录等关键材料,掌握了“运输费用的构成”、“被告武汉科技公司扣缴货款的依据”等关键信息,解决了本案主要纠纷,确定了双方争议焦点。与武汉海事法院法官会面,同意“同步”审理两起案件。经过共享信息并计算账户名单后,原告与被告达成一致。武汉海事法院经开庭审理后认为,双方当事人具有良好的前期合作基础。纠纷金额不大,而纠纷的根源在于第三方责任。随后双方安排进行调解,以缓解双方的相互对立。同时,庭审情况及调解初步进展情况将同步通报武汉铁路法院。武汉铁路法院法官根据案件事实和调解情况,分析明确了双方的主要诉求:原告武汉某国际物流公司急于追回货物,以减少资金成本,被告武汉某科技公司则希望合理考虑其损失。在此基础上,武汉铁路法院法官迅速主导对证据进行分类。一方面,他根据货运合同条款,准确计算出武汉某科技公司应支付的基本运费。另一方面,他证明了该项目所索赔的损失金额。武汉科技公司就是这个项目。最后制定出明确的“账目清单”,将不明确的数量争议转化为谈判。很快,五铁法院法官将一份计算清楚的“账目清单”摆在原被告双方面前,并向双方解释了分别提起诉讼的时间成本和“一揽子”和解的便利性。两起案件中,得益于法官对法律的清晰解读和热心调解,原本不和的两方当事人在案件开庭前达成共识并签署和解协议,规定“两案驳回后三天内,由武汉一家科技公司支付约定的运费”。签署中欧班列运输费用争议解决协议后,武汉铁路法院与武汉海事法院同步推进裁决程序并共享关键信息n 如“协议主要内容”、“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等,确保两法院在整个审查、裁定、退款过程中保持一致。在达成共同保护“铁路上的湖北”和“水运上的湖北”的协议后,原告武汉某国际物流公司同时向武汉铁路法院和武汉海事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两法院收到材料后,立即对材料进行审查,迅速作出撤诉决定,并妥善办理退款手续,整个流程无缝衔接。判决后,两院法官继续跟进合同进展,并提醒武汉某科技公司在约定期限内全额支付全部货款。至此,困扰双方的跨境货物纠纷顺利解决。今年3月,武汉铁路运输中院还印发了《关于建设武汉铁路运输二级法院服务支点为“轨道上的湖北”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构成了为“轨道上的湖北”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十个步骤。建议帮助解决铁路纠纷背后社会治理的漏洞和短板,找准冲突和误解产生的原因,有效预防和减少冲突和误解的发生。加强各类纠纷解决,推动公司治理创新发展。同月,武汉海事法院发布《关于充分发挥海事审判职能,为“水运湖北”建设提供有效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便利海事司法、惠及人民的10项具体措施,加强跨区域协调,预防和解决海上争端,保障水上安全。通过更高标准、更严格要求、更切实举措,全面构建长江黄金水道沿线集疏运体系,武汉海事法院表示,紧紧围绕“枢纽运力印象等快速审理、快速结算、快速执行”机制战略,为跨境物流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