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合镇“采收晒储”连锁,随县全力保障产量
栏目: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25-10-18 10:56
随州日报讯(通讯员 杨金玉 刘传利 杨玉伟)正值“三秋”水稻收割关键时节,粮食丰收首先陷入收割的艰辛。考虑到当地农机作业压力较大,随县万合镇政府主动对接周边向阳地区农机部门,积极协调区域农机支持。据了解,今年万合镇共使用收割机115台进行“三秋”水稻收割,其中32台远赴外地进行跨区域作业,还有30余台跨区域农机来自江苏、山东、河南等地支援当地。 9月以来,跨地区的农机纷纷投放,形成“本地力量+外部支援”的合力,收获丰收。 张强 农业来自江苏的机械操作员正在万合镇作业一周。她从早忙到晚。他感慨道:“没想到,镇里不仅送来了饮用水和方便面,还主动帮我们协调雨天停车和农机应急维修站。 同时,该镇还推广低茬作物,并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农机操作人员确定设备参数。 “降茬后,秸秆更容易打捆出田,稻谷杂质也少了,后续稻米烘干效率提高更多!”当地农机操作工李建国说。 只有收获才是第一步。雨天收粮、晒粮是关键。目前镇上有两个主要晒干点。该点位于佐马岭村,日晒量为20吨。我自开业以来,它已满负荷运转。目前,联合烘干大米超过300吨。不仅满足了当地农民的需求,隔壁太白顶界河村的农民也专程前来。 ,成为周边地区的“晒干保障站”;对于因故障暂时停工的曹门村晒干点(日日施工量45吨),人民政府立即安排专业技术组赶赴现场检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使用,确保了镇建设效率。 针对老、弱、病、残等农民特殊群体,镇政府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组建“收割小组”,优先帮助他们收割水稻,同时固定设立临时储存点。为进一步减少储粮损失,该镇还通过广播课程和现场欣赏“小批量储存,防止发霉”等实用方法。农业技术走进农民家,教农民如何减少湿稻损失,让“粒储”概念走进田间地头。 面对这场“秋雨考验”,万河镇政府提前、快速部署,以“保秋产、稳民生”为宗旨,聚焦“丰收、安储、扶贫”三大任务。通过农机跨区域调运、强有力的烘干保障、高效实惠的服务等一系列精准举措,全力解决雨季秋收难题,用“政府行动”保障农民丰收增收感受。
服务热线
400-123-4567